&esp;&esp;沈青越:“你觉得教你省钱,还是教石生画画省钱?”
&esp;&esp;姜松被问住了。
&esp;&esp;他不知道。
&esp;&esp;他只知道画画用的纸和颜料好像比写字用的纸墨更贵些。
&esp;&esp;姜松:“但是,画画赚钱呀。”
&esp;&esp;沈青越:“谁跟你说读书不赚钱的?你学好了就能赚,而且他又不是从现在开始赞助你钱,你得先考上童生,起码……嗯……和家旺得一样,证明你有这个天赋,他才会掏钱送你去书院,是不是姜竹?”
&esp;&esp;姜竹:“……”
&esp;&esp;不,他不是这个意思。
&esp;&esp;他是想告诉姜松没钱读书可以找他借。
&esp;&esp;迎着两人的目光,姜竹镇定地点点头:“嗯。不要输给家旺。”
&esp;&esp;姜松眨眨眼,把眼睛里的泪水挤下去,郑重地点了点头。
&esp;&esp;然后抬袖子擦擦脸,绷着小脸,编篓子编得更加专注了。
&esp;&esp;沈青越看了一会儿,突然懂了他爸爸为什么会热衷慈善捐款。
&esp;&esp;其实,也不是全是为了面子和虚荣心。
&esp;&esp;虽然他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很多孩子也许就是缺一点儿运气和机会而已。
&esp;&esp;“咱们的书院……”
&esp;&esp;“嗯?”
&esp;&esp;“没事。”沈青越托着下巴默默想,建一座稍微像样的书院,得多少钱呢?
&esp;&esp;就从第一本儿教材开始吧!
&esp;&esp;反正他没什么事干。
&esp;&esp;元宵节,县城、清潭寺、山阳镇都有灯会。
&esp;&esp;往年姜家村大多人就上镇上凑凑热闹就算了。
&esp;&esp;今年他们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了做走马灯,怎么都想去县城看看他们亲手做出来的灯挂出来好不好看。
&esp;&esp;池远舟也不负众望。
&esp;&esp;他们家的店外面几乎都摆了花灯架子,最显眼的地方就是走马灯。
&esp;&esp;书铺前面更是,还弄了好大一片灯笼搞猜灯谜,猜对了就能免费挑一盏普通花灯,猜对三道,就能挑一盏走马灯。
&esp;&esp;可若是想买,走马灯就贵了,半两银子一盏。
&esp;&esp;诱惑了好多人凑在门口猜灯谜。
&esp;&esp;偏偏他缺德地搞了很多很难的,吸引来一群书院的学生,也没几个人顺利拿到走马灯。
&esp;&esp;不甘心之下,只能掏钱来买。
&esp;&esp;而赶在元宵第一次出门玩的小夫妻,相看中可以趁着赏花灯出来见见的小情侣,还有宠孩子的大人,纷纷掏出钱包开始买买买。
&esp;&esp;好在这次他们准备得不算充分,走马灯只有一种图案,要不然说不定还得把每样买齐。
&esp;&esp;长腿鸟的小粉丝们凑在书铺外面看花灯,还有挤到书铺蹭免费画册看的。
&esp;&esp;姜家俊也趁机把刘小丫约出来了。
&esp;&esp;不过还得打着带弟弟妹妹玩的旗号。
&esp;&esp;家蕙和刘小丫牵着石生走在前,家俊领着家业走在后面,然后就遇到了站在书铺外面,一个灯谜也没猜对的沈青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