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0章(2 / 2)

&esp;&esp;这房子不能建,不然被老吴氏和老李头知道了李梁做中人赚了那么多,肯定会过来吸血。

&esp;&esp;王氏也说:“对,不能。不然大房和六房的指定撺掇你娘过来闹。”

&esp;&esp;李耀明也发表意见说:“不如将这些钱拿来在县城买个小铺子,租出去也有收入。”

&esp;&esp;李梁拍了拍头,道:“哎哟!我怎么没想到。亏我还是个做中人的,买个铺子,咱租出去,以后等耀明和耀安学得好,去镇上,咱一家也能跟着去啊!”

&esp;&esp;李梁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将两个儿子抱在怀里。

&esp;&esp;“明年开学,耀明、耀安一定要读出个名堂来,将来洗干净咱脚上的泥!”

&esp;&esp;王氏搂过李莲华道:“等耀明、耀安学了回来,就给咱莲华教一下。到时候咱家莲华知书达理 ,嫁个读书人,做个秀才或者举人娘子吃香的喝辣的!”

&esp;&esp;全家人在烛光下,笑颜不落。

&esp;&esp;本该寂静的山村,因为特殊的日子,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家家都亮着烛火。

&esp;&esp;第30章 开学

&esp;&esp;冬天的雪慢慢被春天融化,被大地吸收。

&esp;&esp;春天的到来,让村子里开始忙碌,忙着春耕,忙着万众期盼的开学。

&esp;&esp;一大早,村里的大人就拉着自家的男娃,朝祠堂那边走。

&esp;&esp;族学就建在祠堂旁边,李泽和族长商量,也让李家村非族中的孩子也来读书,规矩和族中的孩子一样。

&esp;&esp;李梁和王氏带着李莲华送李耀明和李耀安去读书,手中的篮子里放着给夫子的束脩。

&esp;&esp;在《论语》里,孔子说: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esp;&esp;古人非常重视礼仪,拜师入学都有特定的礼仪。

&esp;&esp;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

&esp;&esp;莲子,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

&esp;&esp;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

&esp;&esp;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

&esp;&esp;桂圆,寓意为功得圆满。

&esp;&esp;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esp;&esp;赵氏摸了摸自己才将两个月身孕的肚子,脸上一片向往,真希望自家的儿子快快长大,跟着他堂哥们一起去族学。

&esp;&esp;族长早早等在了族学大门前,旁边站着一个面白长须,大约五十岁的男人,听曹婶子说,这人是童秀才。

&esp;&esp;曾和李举人一起做过同窗,家中只有一个老妻,日子过得十分清贫。

&esp;&esp;他的老妻就是李家村人,童秀才通过上次名落孙山后,放弃了科举。

&esp;&esp;经由李举人和他老妻李氏的劝说,来了李家村族学当夫子,李举人家一月给五两银,族中一月给三两银。

&esp;&esp;其余的,逢年过节孩子们的家长给的,就由童秀才自行收着就好。

&esp;&esp;族中还专门给童秀才在族学旁边,起了一座砖瓦房。

&esp;&esp;今天大家拿的束脩都被族长喊族中子弟收了过去,放到童秀才家的院子里。

&esp;&esp;族长让孩子们都站到李氏族学的匾额之下,排排站好。

&esp;&esp;然后由童秀才给大家正衣冠之礼,因为大家都是农人,没什么讲究。

&esp;&esp;童秀才就挨个理了理每个孩子的衣服。

&esp;&esp;“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esp;&esp;“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

&esp;&esp;童秀才一边念,一边将小孩子们的衣服整理好。

&esp;&esp;等弄完了,童秀才站到前面。

&esp;&esp;族长就让自己的儿子,大声道:“行拜师之礼!”

&esp;&esp;众小孩儿或快或慢地跟着族长儿子给童秀才行礼。

&esp;&esp;“开智!”族长儿子大喝一声,就有人端上上一盒朱砂,还有一支毛笔。

&esp;&esp;“朱砂启智,开笔启蒙!”童秀才拿了笔,沾上朱砂给孩子们的眉心点上一个痣。

&esp;&esp;族长儿子见童秀才给孩子们都点好了痣,就唱道:“立誓明志 !”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