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3章(1 / 2)

松莲应了一声,端着洗好的砚台走了。

……

十日后,京城的一行人到了淮南。

在船只距离岸边还有几里的距离的时候,淮南王已经带着娄缙、娄钧和一众淮南的官员列队欢迎,远远地面带恭敬之色的望着。

当御船快要接近河岸时,烟火齐放,一时间光焰四射,烟花漫天。随后,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群舞姬,开始奏乐开始舞。

淮南王是个粗人,本不想用这样的阵仗和花架子来接待,可他的谋士们坚持如此,若是不按照皇家的规格来接待,怕是会被别有用心之人扣上一个藐视皇威的帽子。

此次,陪明阳帝来淮南的,不仅有太子江梓安、三公主江梓双、几个宠妃,还有几个京城的高官。

除了京城的官员,之前接手赈灾之地的衢州刺史葛青和税课大使周寿也因为有功,而被特意准许随同明阳帝视察。

等到一行人陆陆续续地从御船上下来站定后,淮南王上前一步,紧接着众人齐齐行礼:“恭迎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明阳帝抬手示意众人平身,随后他走到淮南王面前将人扶了起来:“朕这一路走来,风平浪静,船只运行的极为平稳,运河两岸的街道也是商贩云集,运河关系到南北漕运,淮南王辛苦了。”

淮南王笑道:“都是为了百姓的福祉。”

上了马车后,一行人到了林朔行宫。

林朔行宫内被江生布置的很是奢华,中间院落的空地上专门搭建了彩棚和金殿来摆放各路官员送给明阳帝的礼物。

戏台上,上演着赞颂明阳帝丰功伟绩的吉祥戏剧,娄缙听着这唱词,唇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

难为江生找到写书人和作词人将明阳帝的事迹写成了如此繁复的、朗朗上口的唱词,毕竟,明阳帝并没有做出什么出色的政绩。

赈灾是永宁侯府的人亲力亲为的,运河是淮南王府治理的,就连江陵国政令的更新都是前朝的老臣们整理好之后递上了折子,明阳帝只批了一个“准”字。

看着行宫里面的亭台楼阁,明阳帝微微皱着眉头:“这里装饰的是不是过于繁复了?”

江生连忙恭维道:“君王乐,则百姓喜;举国欢腾,谓之国庆。”

……

傍晚,一行人用过饭后,便开始分配房间。

林朔行宫本不小,可一路随行的官员和妃子较多,堪堪将京城的官员们安排下,衢州的葛青和周寿等人却是没有了住处。

想着是否要将几人安排在附近的客栈,可安排到客栈未免显得对几人不重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